今年以来,我市大学退休教师被冒充“公安民警”、“网信办工作人员”诈骗的案件时有发生,且案损价值巨大,给受害人晚年生活以及家庭带来较大影响。
(一)2023年11月中旬,嫌疑人通过facetime电话联系到受害人杨某(女,75岁,某大学退休教职工),对方冒充“网信办工作人员”,称受害人涉嫌信用卡洗钱等犯罪行为,需要时刻报备并报案做笔录自证清白,让受害人拨打嫌疑人指定的电话报案做笔录。再以侦查保密为由引导受害人购买新手机、办理新电话卡,通过诈骗话术,让受害人到银行临柜提高转账额度,然后将银行理财产品提前赎回、保险公司退保等方式将现有资金放在同一张银行卡内,并诱导受害人下载远程控制软件(quick support),2024年1月,嫌疑人通过quick support屏幕控制软件,获取受害人银行卡的验证码,并将受害人银行卡内资金转移,实施诈骗1600多万。
(二)2024年5月24日,受害人叶某(女,70岁,某市属大学退休教师)报案称:4月30日,其在家中接到一自称“网信办工作人员”电话,对方称受害人的身份证被他人利用办理电话卡,发了13000多条诈骗广告信息,对方称帮受害人联系了“北京警方”。先后三名“民警”联系受害人,称其还有多张银行卡涉嫌案件,需要检查事主的资金。后受害人在对方的指导下到多个银行临柜将未到期的理财产品都转到一张活期卡。期间嫌疑人让其添加了微信、QQ通联,下载了“影豹共享助手”(远程控制软件),共转账200余万元。
以下三类为老年群体常见诈骗手段,特此提醒,谨防被骗。
1、冒充公检法类诈骗:冒充公安、网信办等部门,以受害人涉嫌银行卡洗钱、收到案件赃款等犯罪为由,发送虚假公安“办案视频”“法律文书”,要求配合调查为由诱导购买新手机、办理新电话卡,引导下载远程控制软件(影豹助手、quicksupport)实施诈骗。
2、虚假投资理财类:树立“内部人员”、“民间股神”等股票专家人设,以有“内幕消息”、“专门渠道”为由诱导在指定虚假投资理财软件投资股票实施诈骗。
3、冒充客服类:利用电话、facetime视频电话,以“百万保障”即将到期将持续扣费、开通“抖音直播”将持续扣费为由,引导下载“云服务”、“云会议”等屏幕共享软件实施诈骗。
1. 公检法机关不会采取电话、微信、QQ及视频电话等远程方式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调查取证,不会以“保密”为由提出购买新手机、手机卡等要求。
2. 法律文书应当由民警现场出示,所有通过网页、APP等网络方式出示的,都是诈骗。
3. 公检法办案没有验证资金、安全账户等操作,不会询问银行资金账户情况和通过网络提出资金转移要求,也不会要求提供银行卡信息及交易密码。
4. 公检法机关不会通过视频电话、图片等方式向当事人展示案件中的重要证据,如提审视频等。
如遇可疑情况,请及时拨打96110咨询。